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动态 > 行业资讯 >
外资保险资管将深刻影响资本市场
  • 2020-03-02
  • 来源:中国证券报
    随着外资保险资管公司的获批开业,将近3000亿元的保险运用资金将受到影响。“对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格局将有重大影响。例如,工银安盛资管管理的规模在人民币1千亿元左右,招商信诺也有6、7百亿。这些资金原来都是委托中资保险资管公司进行投资的,现在他们不‘委外’了,要自己做了,这是最显著的影响。”某资深保险资管界人士介绍。
 
    影响保险资管行业格局
 
    2019年,共有三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开业,他们是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工银安盛资管)、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交银康联资管)、中信保诚(02378)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保诚资管)。2020年1月2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招商信诺资管)也已获批筹建。
 
    这意味着已经有四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厉兵秣马”,准备在资管行业大干一场。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7.96万亿元。这四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粗略估计将近3000亿元。虽然占比不算高,但对保险资管行业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太保(02601)产险董事长顾越1月3日表示,保险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寿险业在开放,其实产险业开放的力度更大,体现在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产险的承保能力大幅度增加。“可能带来保险供需结构性失衡。我们现在更大的压力是怎样防止结构性的失衡而造成质量的滑坡。”顾越说。
 
    某资深保险投资界人士也认为,保险资管机构增加,将导致存量保险运用资金、原有的保险资管机构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监管支持保险资金“入市”
 
    在2019年7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总体规模占我国A股市值的3.1%,是继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是30%,行业实际用的是22.64%,跟监管的比例上限相比还有7.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发挥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作用,最近一段时间银保监会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支持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新股配售、战略增发和场内交易等方式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进一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鼓励保险公司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银保监会正在研究推进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价机制,参与稳定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并且在产品投资范围和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偏好低风险长期投资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或将秉承外资投资机构的一贯风格。在多家大型外资投资机构做过投资经理的人士介绍,考虑到外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更低、投资期限更长、更侧重于蓝筹股,预计A股市场的龙头股和绩优股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他指出,外资对于中国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尤为看好,看好的主题包括:消费升级、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科技与创新、国企改革,相对应超配的行业分别为:消费、工业、商品、互联网硬件以及与国企改革相关的个别行业。
 
    “在风控领域,外资机构也不太一样,他们更规范,限制更多。例如限制投资创业板股票,或者是市值比较低,例如市值不到30亿元的公司股票不能买等等,很严格。”该投资经理介绍,“一切都是以市场的指标为准,以跑赢市场指标为目的。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客户赚钱。”
 
    该人士介绍,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不同的地方还有,他们的投资决策管理委员会比较成熟,很多都是百年老店;投资地区、类别也更加多样和细分。例如既有专注传统基金的,也有研究对冲基金的。在关注传统的基金的投资经理中,又细分地区性的,行业性的,不同资产类别的,高评级的、低评级的……都划分得非常清晰。
 
    上述外资投资经理也介绍,这些外资资管公司在内地更倾向于选择当地的投资经理,因为他们更熟悉市场。上述“人才争夺战”也将深刻影响保险资管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保险资管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开,将促进险资投资向国际市场看齐,挖掘出更多符合险资长期限特性的资产,提升险资投资能力,更好地支持实体,同时支持负债端的转型。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